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chronic Parkinson's disease in rhesus monkey model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MPTP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
2014
(3)
257-265
MPTP诱导慢性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的初步建立
作 者:
史良琴;罗启慧;曾文;龚立;陈正礼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普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实验猕猴种源基地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帕金森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恒河猴
摘 要:
拟建立一种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较好模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的造模方法。选取健康老龄雌性恒河猴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进而按临床症状及行为学评分又分为3个亚组)和对照组3只,以0.2mg/(kg·d)小剂量、多次重复肌内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来建立慢性PD恒河猴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每日于MPTP给药前后观察记录各组动物行为学表现各30min。实验结束后,全部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分布与表达变化对模型进行验证。行为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出现3种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根据其轻重,将其分为3个亚组;TH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质和突起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第1、第2、第3亚组阳性总面积分别减少71.90%,61.90%,4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syn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神经突起内,其次为细胞间质,并在濒临死亡动物的黑质致密部检测到路易小体,实验各组动物黑质阳性总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70.29%,137.82%,4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小剂量、多次重复肌内注射MPTP方式能够建立老龄恒河猴PD动物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PD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是研究PD病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基因治疗较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译 名:
Preliminary establishment of chronic Parkinson's disease in rhesus monkey model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MPTP
相似文章
-
左旋多巴和氯碘羟喹治疗对帕金森病猕猴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立科, 史良琴, 刘衡, 罗启慧, 黄超, 刘文涛, 陈晓林, 陈正礼]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3) 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