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柑橘黄龙病田间防控模式研究 东南园艺 2021 (5) 17-2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柑橘黄龙病田间防控模式研究 Southeast Horticulture 2021 (5) 17-23

柑橘黄龙病田间防控模式研究

作  者:
谢钟琛;王贤达;陈军;黄镜浩;李美桂;许家辉;李健
单  位:
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植保植检站;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防控模型;清除病树;侵染率;清除率;
摘  要:
为明确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防控“三项”措施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效应,通过建立HLB田间传播模型、病树砍除模型、木虱防治模型,据此理论进行解析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HLB始盛期拐点为发病率HLB=21.1%,建议HLB0≥20.0%作为毁园临界预警。相对封闭橘园理论推算病树清除率下限为0.80,连续3年清除病树可使黄龙病初始发病率HLB0=20.0%、传染率IR=1.0的果园实现低风险栽培(HLB<1.0%),其代价为累计病株砍伐率∑Cut≤25.0%。经仙游县2例果园,持续4年的试验验证,与理论推演基本相符。在敞开式橘园,当周边相邻背景果园面积S1远大于目标园面积S2 (以下序号同义),且HLB1>HLB2时,目标果园受周边HLB高危入侵,维持橘园需要每年承担至少△HLB2(△HLB2≥IR1·HLB1)的损失,且HLB2不收敛,即每年需承担同等砍树、补苗代价;当HLB1>>HLB2时,则要求增加病株消除率CR2负荷,从而推高成本;若HLB1IR推演d CR/d IR>1/(1+IR)2,表明清除病树比全园泛杀木虱更能有效的降低传染率,尤其在烈性传染时,应首选砍除病树来抑制疫情。无病苗对防范HLB仅具时效性,HLB入侵概率与栽培年限成正比。因此,在确保橘园常规病虫害防治即病、虫斑果率<5.0%条件下,持续清除HLB病树为控制疫情最经济与有效的方法,推荐将清除HLB列为冬季清园的制度化必备操作。在遇田间HLB识别疑难时推崇严苛“有病推定”。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