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生境高异质性与高连通性双驱动促进稻田捕食性天敌多样性保护 应用昆虫学报 2021 (6) 1365-137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生境高异质性与高连通性双驱动促进稻田捕食性天敌多样性保护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21 (6) 1365-1375

生境高异质性与高连通性双驱动促进稻田捕食性天敌多样性保护

作  者:
刘雨芳;杨光梅;赵文华;阳菲;谢美琦;田滕滕
单  位:
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境异质性;生境连通性;稻田;捕食性天敌;
摘  要:
【目的】探索自然状态下生境的高异质性对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多样的保护与水稻害虫的自然防治,以及生境的连通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异质性生境在保护天敌节肢动物方面的作用或存在正关联。【方法】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调查湖南中部丘陵区20个具有不同边缘生境异质性与连通性的自然稻田的捕食性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别以生境异质性与连通性为分组依据,各获得10对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HH)-低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LH)与10对高连通性性生境稻田(RHGC)-连通性差的生境稻田(RHPC),并比较各组的天敌多样性与控害效果。【结果】以生境的异质性为依据的10个配对中,6对早稻期和7对晚稻期RHH的物种丰富度高于RLH,且总体RHH中的物种丰富度均为RLH物种丰富度的1.13倍,但无显著差异(P>0.05)。早稻期和晚稻期均有8对RHH的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高于RLH,且早稻期总体上RHH的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明显高于RLH,但无显著差异(P>0.05);晚稻期RHH的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显著高于RLH(P<0.05);通过比较捕食性天敌与水稻主要害虫的数量益害比(Npi)值发现:10对早稻期和8对晚稻RHH的益害比高于RLH,但总体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生境的连通性为依据的10个配对中,早稻期与晚稻期均有9对RHGC的物种丰富度比高于RHPC;早稻期与晚稻期均为10对RHGC的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均高于RHPC,且总体上RHGC极显著高于RHPC(P<0.01)。比较Npi值结果表明,早稻期10个RHGC与RHPC的Npi值均高于1;晚稻期有8个RHGC的Npi值>1,6个RHPC的Npi值>1。【结论】具有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的稻田,其单位面积中的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明显高于或显著高于低异质性边缘生境的稻田。具有高异质性同时具有生境良好连通性特性,则能够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稻田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量,其生态控害潜能明显优于生境异质性低与连通性较差稻田。生境的异质性与连通性双驱动更有利于稻田捕食性天敌的保护与生态控害效能发挥。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