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耕地玉米大豆间作的根际微生态效应
相似文章
-
不同磷水平下间作对红壤团聚体及有效磷特征的影响 [潘浩男, 覃潇敏,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4) 1-8
-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齐孝峰] 农村实用技术 2022 (3) 79-80
-
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玉米大豆根际红壤磷组分及磷吸收的影响 [王瑞雪, 冯瑞, 苏丽珍, 郭旭光, 郑毅, 汤利]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12) 2604-2612
-
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张雷昌, 汤利, 郑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21 (5) 1142-1149
-
根系互作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氮吸收 [张雷昌, 汤利, 董艳, 郑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V31 (6) 1111-1119
-
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大豆氮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雷昌, 汤利, 董艳, 郑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39 (4) 611-618
-
玉米大豆间作田间配置经济效益研究 [徐长帅, 商伟, 冯雪梅, 杨传得, 唐汝友, 郭建民, 齐伟] 种子科技 2015,33 (11) 44-46
-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边际效应及其系统效益 [赵德强, 李彤, 侯玉婷, 元晋川, 廖允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53 (10) 1971-1985
-
根系分隔方式对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碳含量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王瑞雪, 李景, 杨字坤, 冯瑞, 苏丽珍, 郑毅, 汤利] 土壤通报 2023 (1) 77-88
-
西南山区玉米大豆2??3间作大豆增产栽培技术 [朱星陶, 陈佳琴, 谭春燕, 龚丽娜, 杨春杰, 强兴明, 李学武] 大豆科技 2016 (4)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