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2 (3) 211-21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Crops 2022 (3) 211-217

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及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  者:
郭书亚;尚赏;汤其宁;张艳;卢广远
单  位: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轮耕方式;生物炭;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产量;
摘  要:
通过研究豫东平原不同轮耕方式与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养分及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耕作与培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采用 3 年田间定位试验,以小麦旋耕玉米免耕不施生物炭(RB0)为对照,设置 3 种生物炭用量(B1:2.5t/hm~2,B2:5.0t/hm~2,B3:7.5t/hm~2)和 2 种轮耕耕作方式(R:小麦旋耕玉米免耕,D:小麦深翻玉米免耕)的交互处理。结果表明,在 0~20cm 土层,与 RB0 相比,不同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不同轮耕方式下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增加,RB3 和 DB3 处理效果最好。在 20~40cm 土层,D 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其中 DB3 处理效果最好。与 2020 年相比,除土壤碱性磷酸酶外,2021 年不同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不同处理均能够显著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2020 年增幅分别为 6.02%~17.52%和 5.07%~11.02%,2021 年分别为 7.01%~20.87%和 6.53%~18.13%,DB3 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大部分处理。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2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