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两种唐松草鉴定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英文)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1) 70-8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两种唐松草鉴定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英文)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2021 (1) 70-84

两种唐松草鉴定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英文)

作  者:
赵杰;杜志敏;刘尧;梁晓飞;陈俐;康振生
单  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菌;唐松草;转主寄主;有性生殖;
摘  要:
引起小麦叶锈病的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是转主寄生菌,其转主寄主主要为唐松草属(Thalictrum)种类,也包括扁果草属(Isopyrum),牛舌草属(Anchusa),铁线莲属(Clematis)和蓝蓟属(Echium)的个别种类。然而,迄今,中国仅有亚欧唐松草和瓣蕊唐松草被报道为小麦叶锈菌转主寄主。本文对采集于陕西的东亚唐松草(T.minus var.hypoleucum)、甘肃的贝加尔唐松草(T.baicalense),通过人工接种小麦叶锈菌确定它们是否能够作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同时,本文作者收集自然条件下贝加尔唐松草组织上受侵染产生的锈子器样品,通过其ITS区序列分析以确定小麦叶锈菌的有性循环是否在田间条件下发生。结果表明,小麦叶锈菌的担孢子均可侵染东亚唐松草和贝加尔唐松草,完成其性子器和锈子器阶段,产生的锈孢子可侵染感病小麦产生夏孢子堆,从而证实东亚唐松草和贝加尔唐松草均可作为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来自贝加尔唐松草22个锈子器样品的ITS区序列比对,表明其与NCBI网上提交的小麦叶锈菌享有95%~96%的序列同源性。由此推测,自然条件下,中国小麦叶锈菌可能侵染感病唐松草完成有性循环。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