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雷竹凋落叶不同分解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土壤学报 2021 (5) 1330-134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雷竹凋落叶不同分解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21 (5) 1330-1340

雷竹凋落叶不同分解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作  者:
肖玖金;杨礼通;冯秋红;陈东海;张健;陈良华;胡宗达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彭州市国有林场;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火烧迹地;凋落叶分解;土壤动物;雷竹;
摘  要:
为研究火烧迹地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以毗邻雷竹林为对照,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雷竹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个样地雷竹凋落叶分解过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分解初期(质量损失率较高)、分解中期(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较上阶段减缓)、分解后期(质量损失率再次上升)。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824只,其中火烧迹地375只,对照样地449只,以绥螨科、蚁科、线虫纲和等节(虫兆)科为优势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9.27%,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幅度较个体数小。统计分析表明,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类群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样地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则逐渐降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均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凋落叶分解初期受火烧干扰较大,后期受分解时间累积效应影响较大。试验表明,火烧干扰延缓了雷竹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但随着时间的延续,火烧迹地雷竹叶分解速率则迅速提升,土壤动物群落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