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调亏灌溉下施氮量对农田CO2固定排放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22
(6)
349-358
调亏灌溉下施氮量对农田CO2固定排放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作 者:
夏桂敏;王瑞敏;黄旭;聂修平;郑俊林;迟道才
单 位:
抚顺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关键词:
花生农田;调亏灌溉;施氮量;固碳量;产量;
摘 要:
为探究调亏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辽宁地区花生农田CO2固定排放的影响,于2018、2019年设置测坑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和花针期、饱果期调亏灌溉(D))下施氮量(0 kg/hm~2(N0)、50 kg/hm~2(N50)、100 kg/hm~2(N100)、150 kg/hm~2(N150))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F处理相比,D处理下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分别提高了7.59%、15.08%和7.16%(2年平均)。两种灌溉模式下,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00 kg/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花针期达到最大值。与F处理相比,D处理显著降低了花针期、结荚期及饱果期土壤CO2平均排放量及全生育期CO2累积排放量。两种灌溉模式下,土壤CO2排放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同施氮水平下,调亏灌溉较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了全生育期CO2累积排放量,DN100处理较FN100处理CO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7.51%(2年平均)。不同水氮处理下,DN100处理花生植株固碳量和产量最大,且CO2排放量较低,是花生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最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