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LB法的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 (2) 52-6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基于LB法的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0 (2) 52-61

基于LB法的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作  者:
蒋春晓;王彬;王玉杰;王云琦;胡波;张文龙
单  位: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Le Bissonnais法;林分类型;黄壤;三峡库区
摘  要:
黄壤坡面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之一,而针对黄壤地区典型林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特征仍不明晰.选取长江中上游地区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e Bissonnais(LB)法中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振荡(ST)3种处理方式区分黄壤团聚体破碎机制,定量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整体呈现MWDFW1~20 cm)MWD,通常林地内采用的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MWD,若不考虑表层(0~1 cm)和下层(>1~20 cm)土壤团聚体间的差异,将会低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4)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团聚体破碎机制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FW和SW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SOM、CEC、交换性Mg2+、Ca2+影响,ST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则主要受交换性K+、Ca2+、Mg2+和黏粒含量的影响.整体而言,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团聚体破碎机制下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