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间歇性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团聚体分选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24,38 (5) 31-3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间歇性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团聚体分选特征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4,38 (5) 31-39

间歇性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团聚体分选特征

作  者:
张晓娅;徐金忠;杨庆楠;雷涵喆;赵怡凯;李雨;张玉鹏;付玉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间歇性降雨;黑土区;团聚体;侵蚀
摘  要:
[目的]为探究间歇性降雨对黑土溅蚀量和溅蚀分选特征的影响。[方法]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2个降雨强度(40,70 mm/h),每个降雨强度5场降雨,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量和溅蚀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结果] 2种降雨强度下,不同降雨场次土壤表层存在“无结皮—弱结皮—强结皮—弱结皮—新结皮”强弱交替的结皮动态发育过程。2种降雨强度下,溅蚀团聚体MWD和GMD均在第4场降雨出现最大值,在第1次降雨出现最小值。每场降雨5~2 mm粒级的团聚体均基本未发生迁移,溅蚀团聚体均以2~0.25 mm粒径为主,分别占2种降雨强度溅蚀量的36.49%~58.61%和49.10%~60.09%。5场降雨的溅蚀量随粒径减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粒径<0.053 mm质量百分数随间歇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再增加,粒径<0.053 mm质量百分数均在第3场降雨出现最小值,分别为18.21%和17.63%。[结论]降雨导致土壤结皮的形成,且随降雨次数的增加结皮厚度呈现动态变化,在第3场降雨土壤结皮厚度最大,此时溅蚀量有最小值,且主要以>0.053 mm为主。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土壤水蚀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