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高山松林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四川林业科技 2022,43 (5) 1-1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Research Progress on Pinusdensata Forest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43 (5) 1-10

高山松林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作  者:
杜燕;包维楷
单  位: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山松林;群落分类;群落生物量与生产力;水源涵养能力
摘  要:
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是我国西南山区特有的森林类型,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碳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保育价值.目前关于高山松林群落类型与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等的研究比较零散,无法为高山松林的科学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基于系统查阅的相关文献和著作,对高山松林群落类型与结构特征、生物量与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高山松林已知的群落类型包括6个群系9个群丛组6个群丛;(2)成熟林群落生物量为81.24~318.79 t·hm?2,其中乔木层为79.39~311.53 t·hm?2,乔木层碳密度为49.543~103.24 t·hm?2,年生产力为5.48~18.07 t·hm?2·a?1,其中乔木层为4.29~14.23 t·hm?2·a?1;(3)林冠截留率为24.32%~28.87%,苔藓层、凋落物层和土壤(0~30 cm)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69 t·hm?2、117.27 t·hm?2和380.98 t·hm?2.同时,阐明了需要深入关注的研究内容:(1)完善群落分类系统,补全群落特征的相关认识;(2)补充空白区域以及林下植被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和生产力的数据,并探讨生物量和生产力在各地理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3)补充调查成熟林水源涵养能力,重点关注土壤层和苔藓层的持水能力特性.
译  名:
Research Progress on Pinusdensata Forest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