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22,50 (3) 178-185,21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xploring the Rule of Med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Agains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0 (3) 178-185,212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作  者:
何海;张小荣;赵沙沙;邵晶
单  位: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复方;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作用机制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4.0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及功效统计,并对频数大于40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对频数较高且在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的配伍中药进行成分、靶点筛选,将其靶点与在GeneCards数据库和Malacard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靶点进行匹配,获取高频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靶点;采用STRING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结果]共获得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464首,涉及中药414味;其中以补虚药、清热药较多见,归肺、胃经居多,以寒温、苦辛为主;累计频次最高且聚为一类的是黄芪、防风、白术.获得活性成分共32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维阿斯米醇、防风色原酮等;关键靶点175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MAPK1、TNF、RELA、JUN、TP53、IL6等;通路137条,主要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结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复方中以补虚药多见,常配伍清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消食药等.组方中以黄芪、防风、白术配伍频次最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维阿斯米醇、防风色原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MAPK1、TNF等关键靶点,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等,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译  名:
Exploring the Rule of Med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Prescription Agains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