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困惑”所在
相似文章
-
沿海新垦稻区施用磁化复合肥的增产效果 [刘学彬, 范荣, 袁钊和, 王霞明, 张才桐] 江苏农业科学 1996 (3)
-
水稻摆秧机的结构特点及其增产效果 [陈建国, 杨新春, 张文毅, 张旭, 袁钊和, 程三六, 颜景秀] 农业机械学报 1998 (1)
-
偏心行星轮系插秧机构的优化设计 [陈怡群, 袁钊和, 闵启超, 袁晓德] 农业机械学报 1992 (1) 28-33
-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于林惠, 丁艳锋, 薛艳凤, 凌启鸿, 袁钊和] 农业工程学报 2006,22 (3) 81-86
-
论我国水稻抛秧、插秧、直播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袁钊和, 陈巧敏, 杨新春] 农业机械学报 1998,29 (3)
-
水稻高速插秧机在我国的适应性及发展前景 [杨新春, 袁钊和, 黄光新, 石磊] 农业机械学报 1996 (1)
-
江苏水稻机插育秧再创新高 [薛艳凤 , 景启坚 , 袁钊和] 农机科技推广 2003 (2) 20
-
十年规划推动水稻机械化上新台阶 [袁钊和, 张文毅, 金梅] 农机科技推广 2011 (3) 10-12
-
日本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向 [罗汉亚 , 袁钊和] 农机科技推广 2005 (9)
-
2002年PF455S插秧机使用情况述评 [马拯胞 , 袁钊和] 江苏农机化 2003 (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