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两系杂交小麦主要特点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章
-
两系杂交小麦Ⅱ优18栽培技术研究 [岳兵, 戴幼斌, 包天排, 杨海兵, 倪旭兵, 雷爱民] 湖北农业科学 2001,1 (1) 21-23
-
两系杂交小麦E优102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邹应斌, 何觉民, 曾利荣] 作物研究 1993 (3) 9-12
-
两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分析 [李伯群, 余国东, 石有明, 谭昌华] 麦类作物学报 2003,23 (3) 17-21
-
两系杂交小麦父母本混播制种试验研究 [龚德平, 谌鑫, 冯锦刚, 颜昌俊, 陈功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03 (5) 22-23
-
两系杂交小麦杂优3号的灌浆特性及杂种优势研究 [张亚娟, 冯素伟, 董娜, 姜小苓, 李小军, 胡铁柱, 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2011,31 (4) 109-112
-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的选育及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分析 [刘琨, 田玉仙, 李绍祥, 杨和仙, 杨木军, 顾坚]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2) 45-46
-
热烈祝贺云南省作物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19 (9) F0003
-
两系杂交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Ⅰ.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刘琨, 顾坚, 李绍祥, 田玉仙, 杨和仙, 杨木军]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9 (1) 166-169
-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及其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庞启华, 黄光永, 彭慧儒, 周强, 陶军] 西北农业学报 2002,11 (1) 37-40
-
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陶军, 李生荣, 周强, 任勇, 欧俊梅, 雷加容, 杜小英, 何员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