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区划研究(上)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3) 202-20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区划研究(上)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2 (3) 202-208

安徽省优质稻米生产区划研究(上)

作  者:
李泽宫;王守海;吴李君
单  位: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优质稻米;生产区划;方差分析;稻米品质;相关;通径;回归;气候指标
摘  要:
1988年用23个水稻品种或组合,分早籼、中籼和晚稻三组,在屯溪、安庆、芜湖、滁州、巢湖、合肥、六安、阜南8点作分期播栽试验,测定了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垩白指数、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籼和晚稻抽穗成熟期的气候条件对优质米的形成是比较有利的,早籼抽穗成熟期的气候条件对优质米的生产极为不利。因此,作者提出在进行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时应着眼于中籼和晚粳。本文的下一部分则是依据安徽省农业气候区划、耕作制度、水稻播种面积、稻谷产量、稻谷年净调出量以及优质米适宜的灌浆成熟期气候指标(平均气温20—25℃),将安徽省优质米生产划分成两个一级区、五个二级区。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