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1 (6) 88-9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2021 (6) 88-95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作  者:
臧贺藏;曹廷杰;张杰;赵晴;邸佳颖;张建涛;庄家煜;陈丹丹;刘海礁;郑国清;李国强
单  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生态条件;GGE双标图;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摘  要:
为了评价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新品种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于2018-2020年在河南省商丘市、洛阳市和新乡市3个地点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以参试的8个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GE双标图分析了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方差分析表明,年份、地点、品种及其互作中除了年份×品种以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年份和地点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较大,依次为38.63%,32.86%,而年份×品种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最小,仅为1.31%。2019-2020年小麦产量比2018-2019年降低了9.71%,商丘地点连续2 a平均产量最低,显著低于洛阳和新乡地点平均产量。2 a 3个区试地点8个小麦品种的平均产量为8 049.04 kg/hm2,泰禾896产量最高,百农207产量最低。在丰产性方面,泰禾896、农科大888、盛科188、禾麦53、智优33号、偃亳369和濮大1030是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在稳产性方面,百农207、禾麦53、农科大888和智优33号是稳产性较好的品种;在适应性方面,农科大888、泰禾896和盛科188是适应性较好的品种。研究结果为小麦新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4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