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与光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 (4) 82-8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与光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2021 (4) 82-88

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与光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作  者:
余旭芳;鲁庆奥;范行军;李孝良;王艳
单  位:
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总有机碳;紫外可见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摘  要:
目的:探究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和光学性质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总有机碳(TOC)、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技术对滁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前后DOM的含量、性质和荧光物质组成进行研究。结果:TOC结果显示,进水DOM中TOC含量为5.9~19.4 mol/L,α254的变化范围是55.1~97.4 m-1。出水DOM的TOC和α254均较为稳定,处理效果可分别达到35.0%~82.0%(以TOC计)和34.4%~64.3%(以α254计)。UV-Vis分析结果显示,进水DOM的SUVA254值是(3.5±1.1) m2/gC,而出水DOM的SUVA254为(4.4±0.4) m2/gC,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保留或生成了大分子DOM。EEM结果显示,进水DOM富含低激发波长色氨酸[λExEm=(225~230) nm/(350~360) nm]和高激发波长色氨酸[λExEm=(270~280) nm/(350~360) nm]荧光物质。除这2类荧光物质外,出水DOM还含有明显的紫外光区类腐殖酸[λExEm=(230~240) nm/(430~440) nm]和可见光区类富里酸[λExEm=(305~310) nm/(400~410) nm]。分析进水和出水DOM的荧光指数(FI)、自生源指数(BIX)和新鲜度指数(β:α)结果显示进水和出水DOM均呈现出显著的生物源排放特征,且进水DOM表现出更高的自生源贡献。结论:污水处理工艺可降解大量的DOM,其中以类蛋白物质降解为主,但是对大分子类腐殖质的降解效果不明显甚至可生成新的大分子类腐殖质物质。该研究结果为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完善水质评价指标和进一步理解DOM的污染源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