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1986—1989年杂交稻种质资源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杂交水稻 1991 (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1986—1989年杂交稻种质资源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Hybrid Rice 1991 (1)

1986—1989年杂交稻种质资源抗褐飞虱鉴定研究

作  者:
雷惠质;柳桂秋;彭兆普;江建云;罗崇善;刘建宾
单  位: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摘  要:
褐飞虱(Nilaparuata Lagens stal)是我省水稻上的大害虫,亦为我国南方稻区及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害虫。特别从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后,高群体栽培,田间小气候更宜稻飞虱的繁殖。实践证明,栽培抗性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杂交水稻“三系”资源抗褐飞虱的鉴定研究,至1989年共鉴定2429份材料,表现高抗—一中抗( 0~3级)的材料为400份,占16.47%,为选育杂交水稻抗褐飞虱的新组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一、试验技料与方法一,—,- (一)供试品种: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资源室提供,其中恢复系2041份,不育系203份,保持系185份,共计2429份。 (二)鉴定方法:地点设省植保所内鉴_定圃,采用幼苗群体集团接虫鉴定方法。;。 1.虫源的准备:。从田间或灰汤温室用。采回褐飞虱成虫,接入长方形同笼内栽插好的感虫品种“台中本地一号(TN;)或广陵矮四号”稻株上,饲养两代约经50~60天,即可获得大量虫龄(2~3令)整齐的虫源。2.育苗:将经浸种催芽的供试品种播于铁皮浅盘内(规格50 X 30 X 6 cm)。每盘播供试材料24个,并播抗虫对照品种:MU咋。、740098、1*26、*8*7,和感虫对照品种:TNI、1080。每品种播一行,每行10株,播种后将浅盘置于室外无虫尼龙网笼内育苗,同时备有规格为65 x 65X 80cm的鉴定箱,置于大雨棚下水泥池内,池内盛10cm左右清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和防止捕食性昆虫和蜘蛛入内。棚内温度一般为M一30C,相对湿度在75%以上。3.接虫方法:待秧苗长到3.5~4.5叶时,将浅盘移入鉴定箱内,然后按苗、虫比l:5接2~3龄褐飞虱若虫,均匀撒入首盘内。 (三)调查和评级标准:接虫后约一周,当感虫对照品种(*NI)开始死亡时调查评级,隔一天调查评级一次,至感虫品种完全枯死为止,将各次调查评级结果记入表中,但最终给品种定级是以感虫对照品种受害程度9级这一天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当感虫品种达到9级时,鉴定材料的抗性级别与前一次调查结果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级别时,则取其平均值为鉴定材料的级别,每次调查用目测法,按湖南省地方标准对品种(系)进行受害程度分级(见表1)。 二、鉴定结果 (一)杂交水稻“三系”资源对褐飞虱的反应:四年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恢复系中表现高抗~中抗( 0~3级)褐飞虱的种质资源为385份,占18.86%,其中大部分抗性材料来源于国际水稻所。不育系和保持系均未筛选到高抗褐飞虱的材料。但不育系中p现抗~中抗(丑~3级)的材料9份,占4.43%,保持系中表现抗~中抗的材料为6份,占3.24%(见表2)。 (二)抗褐飞虱的杂交水稻“三系”资源:通过四年的抗性鉴定,发现抗褐飞虱的品种资源较丰富,但多数为国际水稻所育成的品种(系),并且以恢复系的抗性资源多,抗性选得率亦高,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抗源相对较少,而且尚未发现高抗材料。现将抗性好的资源(0~l级)列于表3。 小结与讨论 1.要选育出抗或多抗的杂交组合,重点是选育抗性强的恢复系和保持系(袁隆平等198-8)。通过对“三系”资源抗褐飞虱的鉴定研究,增强了杂交水稻抗性育种工作者快速育成水稻新“三系”和配制出强优、多抗、优质杂交稻组合的可靠性,这将大大减一少育种工作者盲目性的弊病,并为杂交稻育种实践和稻种资源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等提供和积累了有科学价值的资料。 2.通过对杂交稻“三系”资源抗褐飞虱的鉴定。筛选出一批好的抗源,其抗源筛选得率大致为恢复系>不育系>保持系。而以恢复系占的比例最大,高出不育系、保持系近两倍。不育系和保持系抗源筛选得率较接近。 3. 1986~1989年我们对褐飞虱生物型进行了广泛的鉴测,明确了抗性鉴定用虫源均为褐飞虱生物型1。1986—1989年杂交稻种质资源抗褐飞虱鉴定研究@雷惠质$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柳桂秋$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彭兆普$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江建云$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罗崇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刘建宾$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吴荣宗: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筛选方法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84( 3): 145 2.江建云等:褐飞虱群体饲养方法. 湖南农业科学.1987(3):37~39 3.柳桂秋等:湖南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 1988( 4) 4.罗崇善、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资源研究利用概况,作物品种资源,1990(1):8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