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模式下闽东茶园水土及其氮磷流失特征
相似文章
-
不同冬绿肥对水稻田土壤有机质及酸碱度的影响 [杨文叶, 王忠, 李丹, 张丹, 周航] 浙江农业科学 2017,58 (2) 239-240
-
不同培肥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曹昌林, 白文斌, 史丽娟, 彭之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14,42 (7) 663-666+671
-
培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和文祥, 来航线, 武永军, 朱铭莪]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27 (3)
-
红黄壤茶园不同培肥模式的土壤理化效应 [王利民, 林新坚, 黄东风, 李卫华, 邱孝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40 (1) 56-59+67
-
苍梧县崩岗洪积扇不同培肥模式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邓羽松, 丁树文, 蒋代华, 吴菲, 李瑶瑶, 杜贇, 马媛] 水土保持研究 2015,22 (1) 56-60
-
宅基地复垦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任顺荣, 邵玉翠, 杨军] 水土保持学报 2012,26 (3) 78-81+86
-
茶园土壤不同培肥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唐颢, 唐劲驰, 黎健龙, 戴军] 广东农业科学 2011,38 (21) 79-81
-
阳曲县旱平地土壤培肥模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袁金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 (11) 51-52
-
仪征市稻麦轮作区“有机肥+”集成培肥模式探索 [陈莉萍, 孟钦永, 胡瑶凯, 金尤雅] 农业科技通讯 2019 (8) 264-266
-
培肥模式对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谢军红, 王进斌, 李玲玲, 周永杰, 王林林, 齐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 (1)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