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土壤培肥原理与实践
相似文章
-
不同氮水平及生物有机肥对旱地土壤养分和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49 (10) 191-196
-
贵州省西秀区旱地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分析与评价 [陈怀红] 农技服务 2022,39 (4) 92-95
-
ASI法与常规法测定湖北旱地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袁家富, 赵书军, 张继铭, 余延丰, 彭成林, 熊桂云, 刘冬碧, 陈防, 范先鹏, 胡小燕, 徐祥玉] 湖北农业科学 2007,46 (3) 374-376
-
日本旱地交换性盐基及相关土壤性质的变化 [韩文炎] 中国茶叶 2004,026 (006) 41
-
东北地区主要旱地土壤供硅状况及土壤硅素形态变化的研究 [张兴梅, 邱忠祥, 刘永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3 (3) 237-242
-
秸秆还田结合减氮调控旱地土壤硝化潜势维持作物产量的机理 [吴传发, 熊超, 韩燕来, 张勤斌, 李培培, 张丽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26 (10) 1782-1793
-
一种改良的旱地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胡娴, 彭涛, 王逗, 侯海军, 秦红灵, 陈香碧, 陈春兰] 河南农业科学 2020,49 (5) 75-80
-
追施不同形态氮肥对油菜生长、生理与产量影响 [唐伟杰, 官春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 (5) 878-884
-
培肥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CO2排放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晓娇, 蔡立群, 齐鹏, 王雅芝, 陈晓龙, 武均, 张仁陟] 草业学报 2021 (2) 32-45
-
辽宁西部旱地农业土壤的主要问题分析 [李真, 赵艳艳, 魏铁霞, 黄毅] 山西农业科学 2013,41 (11) 1205-12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