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湘中丘陵区自然景观异质性与稻田捕食性天敌保护及生态控害效能的相关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4) 862-87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湘中丘陵区自然景观异质性与稻田捕食性天敌保护及生态控害效能的相关性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21 (4) 862-871

湘中丘陵区自然景观异质性与稻田捕食性天敌保护及生态控害效能的相关性

作  者:
刘雨芳;阳菲;谢美琦;田滕滕
单  位:
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异质性;捕食性天敌;生态控害效能;湘中丘陵区;
摘  要:
为明确自然景观异质性与稻田捕食性天敌保护及生态控害效能的相关性,以湖南省湘潭市涟水河流域下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自然条件下具有不同景观异质性的稻田,调查稻田捕食性天敌多样性并分析其控害效能。结果表明:在早稻期与晚稻期,高异质性景观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分别为26.13和18.88;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分别为253.96个/m2和75.58个/m2;低异质性景观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分别为25.00和18.25;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分别为302.50个/m2和59.04个/m2;在早稻期与晚稻期,高异质性景观稻田的物种丰富度益害比分别是低异质性景观稻田的1.33倍和1.01倍;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益害比分别是低异质性景观稻田的1.40倍和1.53倍。过低与过高的景观组成异质性稻田,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与个体数量值均较低。具有良好生境或斑块连通性的稻田的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生态控害效能显著高于具较差生境或斑块连通性的稻田,在晚稻期具有良好生境或斑块连通性的稻田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具较差生境或斑块连通性的稻田。建议在强化稻田捕食性天敌的生态控害效能策略中,既要考虑适度的景观组成异质性,更应重视增加异质景观或生境斑块间的连通性,强化廊道连接,利于捕食性天敌迁移、避险与保存,以达到水稻害虫可持续生态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