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新郑市夏播有机谷子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9(5),265-266

新郑市夏播有机谷子栽培技术

吴玲玲;

新郑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摘  要:
新郑市常年谷子种植面积在1.2万亩以上,基本上都为夏播谷子,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生态、环保、健康、营养的有机谷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因此,需要迫切建立有机谷子生产基地。为此特针对新郑市制定一套夏播有机谷子种植技术方案,不仅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给农户带来更高的收益。

关键词:有机谷子;种植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收益;新郑市;

0

新郑市位于豫中地区,北依省会郑州,东北部紧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境内四季分明,有多变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山区、丘陵、岗地、平原兼而有之,年均日照时数 2 368.4 h,年均≥10℃积温 4 607.5℃,年均降水 698.8 mm,无霜期 207 d, 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 笔者针对新郑市制定了一套夏播有机谷子种植技术方案, 不仅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给农户带来更高的收益。

1 选择产地

选择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要求的地块。 环境条件应符合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首先,选用 3 年内没有施用过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种植地块;其次,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过 3 年休闲的地块。 另外,有机谷子种植区与常规农业种植区之间必须有 8 m 以上的隔离带。

2 选择品种

选择已审定的适应新郑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且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中早熟品种,如豫谷 18、豫谷 19、豫谷 20、冀谷 19、冀谷 21、冀谷 31、大同 30、大同 34 等。 禁止使用转基因的品种。

3 种子处理

所选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标准的规定。 播种前一周将种子晾晒 2~3 d,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严禁使用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过的种子。

4 选地整地

要选择光照好、通风好、土层厚、肥力高、耕性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以褐土等土壤为宜。 有机谷子的种植区与普通种植的地块要设立隔离缓冲带 (宽度要大于8 m),缓冲带内必须按照有机栽培规程管理。

谷子要与小麦、油菜、大豆、薯类等进行合理轮作倒茬,不宜连作或重茬种植。 整地时要深耕至20~ 25 cm,耕后要及时耙地、耢地,结合整地进行培肥,镇压保墒,做到地面平整、活土层厚,无坷垃杂草。

5 合理施肥

5.1 底肥

谷子有机栽培施肥以底施为主, 整地时每亩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一般亩施1 500~2 000 kg,或每亩施用养分(N-P2 O5-K2 O)≥5%、有机质≥45%的商品有机肥40~50 kg。 所施有机肥符合NY 525-2012的要求。

5.2 追肥

拔节后至孕穗期是谷子最佳追肥时期, 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可在中耕时每亩追施符合有机种植

规定的有机肥 50 kg 左右。 另外,也可在孕穗中期,叶面喷施水溶性有机肥、有机硼肥等溶液,可促进谷子开花、结实和籽粒灌浆,进而提高品质和产量。

6 适期播种

6.1 播期

根据新郑市的气候和茬口特点, 播期以 5 月下旬至 6 月中下旬为宜。 夏播有机谷子,首先要适期争时早播,越早越好,早播可以增产提质。 要趁墒抢种,墒情不足时要造墒播种,最好做到足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 70%~80%)播种,确保一播全苗、苗期苗壮。

6.2 播量

一般每亩用种量 0.5~0.6 kg,大豆是出苗比较困难的作物,一般播种深度 3~5 cm,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播,行距为 30~40 cm,播种要均匀,覆土深浅要一致,播种后要及时镇压, 有利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及吸水,防止种子悬死和散墒,促进扎根出苗;注意土壤湿度大时不要镇压,以免造成地表板结,妨碍谷苗出土生长。

6.3 合理密植

谷子合理密植与品种特性、 气候条件、 土壤肥力、播种早晚和留苗方式等因素有关。 有机大豆夏季直播,一般密度 3.5 万~5 万株/亩,土壤瘠薄地块可减至 2 万株左右。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断垄,尽早补种,可用催芽的种子补种。 如果谷苗长至 5 叶期,仍有缺苗的,需要移栽,以保证全苗。

7.2 间苗定苗

谷子要及早间苗,有“谷间寸,顶上粪”的农谚,间苗过晚,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在幼苗长到 3~5 片叶时,要及时间苗,间苗时注意要留大不留小、留强不留弱、留壮不留病、留谷不留莠;在 6~7 叶时定苗,每亩留苗 3.5 万~5 万株,一般每穴留单株,缺苗处可在相邻穴留 2~3 株。

7.3 适当蹲苗

谷子出苗后,如果底墒好,苗期可以不灌溉;第一次水肥管理可以在穗分化开始甚至推迟到幼穗一级枝梗开始分化时进行。 谷子苗期如果土壤湿度大、温度高,应进行深中耕,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减缓地上部生长,并使茎秆粗壮,利于培育壮苗。

7.4 中耕除草

谷子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为害,在间苗或定苗时及时中耕除草,谷子苗期中耕除草具有松土、除草、增温、保墒的作用。

在拔节后,谷子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在清垄的基础上进行深中耕,深度7~8 cm,深中耕可松土通气,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后期抗倒抗旱能力。

在孕穗期可进行第三次中耕, 这次中耕不宜过深,一般5 cm左右为宜,同时进行高培土,促进气生根生长,防止后期倒伏,又便于排灌。

7.5 科学灌溉

谷子拔节后,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若缺水会造成胎里旱, 所以进入拔节期后若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可浇水一次;孕穗抽穗阶段,对水分要求极为迫切,是谷子需水临界期,如遇干旱会造成“卡脖旱”,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抽穗前即使不干旱也要及时浇水灌溉。 灌溉水必须选择无污染的水源。

7.6 防涝防倒

谷子开花后,根系活力减弱,最怕雨涝积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倒伏;另外,灌浆后,浇水时要注意天气、时间,不要在大风天浇水,要在下午或晚上浇水,浇水要轻灌。

8 防治病虫鸟害

可采取物理措施、 生物措施和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控病虫鸟害。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减轻病害发生;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地;轮作、田间套种;采用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等防治虫害;采用防鸟网防治鸟害。

可酌情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如使用春雷霉素可以防治谷瘟病,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使用苦参碱、阿维菌素乳油等生物农药防治害虫。

谷子出苗后要定期到田间检查,及时拔出发病的病株并带出田块,远离基地深埋或烧掉,防止蔓延。

9 收获储藏

在谷子籽粒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 可采取人工或谷子专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当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3%以下时入库储藏。

谷子的储藏方法有两种: 一是干燥储藏, 在干燥、 通风、 低温的情况下, 谷子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 二是密闭储藏, 将储藏用具及谷子进行干燥,使干燥的谷粒处于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隔绝的情况下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