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鸡新城疫的防控

中国畜禽种业 2019(8),190-191

鸡新城疫的防控

王卉

陕西省府谷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  要:
鸡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做好鸡新城疫的免疫防疫工作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府谷县;鸡新城疫;预防控制

0

府谷县人口多土地面积小, 山大沟深, 发展大家畜、 羊只养殖牧草较紧缺, 根据地理特点适宜发展养鸡业, 全县禽类饲养量达 70 多万羽, 鸡存栏达 50.2 万羽, 市场鸡蛋需求量基本达到满足。 但近年来鸡新城疫等鸡病严重阻碍养鸡业发展, 给养鸡场、 养鸡大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1 鸡新城疫

又称亚洲鸡瘟, 是养鸡业发展的头号杀手。 是由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 (NDV) 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高。 病鸡和在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口、 鼻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 鸡、 火鸡、 山鸡, 野鸡、 鸽子等野禽鸟类均可感染发病, 一旦感染传播迅速、 发病率高。

1.1 流行病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冬春寒冷季节极易流行。 不同年龄、 品种和性别的鸡均可感染, 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在大型养鸡场、 养鸡产业村一旦感染可迅速传播, 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 91.5%以上。

1.2 传播途径

鸡新城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 消化道、 眼结膜、 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黏膜而感染。

1.3 剖解

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呈菜花样病变, 全身粘膜、 浆膜出血, 消化道、 呼吸淋巴肿胀、 出血、 坏死, 腺胃、 肌胃、 喷门处出血有溃疡性坏死病灶, 肠道外可见紫红色大小不一的肠淋巴滤泡, 小肠黏膜出血、 性纤维素性坏死凸起, 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出血。

2 诊断

该病临床易诊断, 鸡群突然采食量下降, 出现呼吸道症状和拉绿色稀粪, 成年鸡产蛋量明显下降, 部分鸡头颈歪曲后仰伴有神经症状, 必须考虑到新城疫的可能性。

2.1 剖解诊断

临床剖解发现消化道黏膜出血、 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即可初步诊断为新城疫。

2.2 实验室诊断

有条件可通过实验室确诊判定, 目前大多实验室还是采取传统的血凝抑制试验 (HI) 来快速准确认定。 如病毒中和试验、 ELISA 试验、 免疫荧光、 琼脂双扩散试验、 神经氨酸酶抑制等试验均可确诊。

3 症状

根据临床出现病症可分为最急性、 急性、 亚急性、 慢性型

4种类型。

3.1 最急性

最急性型新城疫, 鸡群头天还正常采食、 产蛋, 突然发病未见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3.2 急性

急性型鸡新城疫潜伏期短暂, 临床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病初体温升高为43~44℃, 食欲减退、 废绝, 精神萎靡、垂头缩颈、 翅膀下垂, 眼半开半闭, 似沉睡症状, 鸡冠及肉髯逐渐变暗发黑, 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 大多是致死性疾病, 感染率和致死亡率高。

3.3 亚急性

初期临床症状大多与急性相似, 伴有呼吸道、 消化道、 神经症状, 患鸡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 翅膀下垂, 站立不稳或跛行, 共济失调, 卧地旋转, 症状忽轻忽重反复发作, 瘫痪或半瘫痪, 拖延到2周~1月死亡, 少数鸡症状逐渐减轻, 还是出现一些神经症状。

3.4 慢性

慢性型鸡新城疫因鸡的体况抵抗力、 年龄、 免疫状态、 感染途径、 毒株数量、 毒力强度、 并发感染程度、 环境及应激状况, 临床表现症状有所不同。 个别患鸡可以康复, 部分不死病鸡遗留有特殊的神经症状, 表现头颈歪斜或腿翅麻痹。 有的鸡状似健康, 但若受到惊扰或抢食时, 突然后仰倒地, 全身抽搐伏地旋转, 数分钟后又恢复正常, 蛋鸡产蛋率严重下降。

4 防控

目前国际上也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预防鸡新城疫仍是鸡病防疫工作的重点。

4.1 加强检疫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禽类流通检疫管理, 警惕病源流入本地区侵入鸡群, 严防一切带毒活畜或物品 (特别是禽类鸟类) 和污染物品进入府谷县境内。

4.2 加强饲养管理

养鸡场、 养鸡专业村, 养鸡专业户必须科学养鸡, 科学配合饲料, 定期消毒驱虫, 搞好鸡舍及环境卫生, 提高鸡自身抗病力。

4.3 隔离消毒

不从疫区购进种蛋、 鸡苗和饲料; 新购进的鸡必须接种鸡新城疫疫苗, 并隔离观察2周以上, 证明健康方可混群, 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

5 治疗

鸡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尽管县防疫部门

十分重视鸡新城疫的免疫防疫工作, 但此病还是不断发生。

5.1 免疫接种

严格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 做好定期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7 日龄鸡: 用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 二联苗对每只鸡点眼、 滴鼻各 1 滴; 同时用新城疫灭活苗每只颈部皮下注射 0.3ml; 60 日龄鸡: 用新城疫 I 系苗每只皮下或胸部肌内注射 1ml; 70~80 日龄鸡: 用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H52)

二联苗对每只鸡滴鼻、 点眼一二滴或饮水免疫。 130日龄鸡:用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油乳剂灭活苗, 每只肌内注射0.5ml。 以后每3~4个月用新城疫IV系苗3倍量饮水1次, 效果很好。

5.2 药物治疗

用一些抗病毒、 抗菌消炎药物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