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片显微结构及产量对花后遮光的响应机制 作物学报 2023,49 (1) 286-29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ects of shading postanthesis on flag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micro-structure and yield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3,49 (1) 286-294

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片显微结构及产量对花后遮光的响应机制

作  者:
李秀;李刘龙;李慕嵘;尹立俊;王小燕
单  位:
关键词:
小麦;花后遮光;叶片显微结构;产量
摘  要:
开花期至成熟期弱光是小麦生产中的环境胁迫之一,本研究以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品种郑麦9023、襄麦55、扬麦158和扶麦1228为试验材料,研究弱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自开花期至成熟期进行遮光(AS),并以不遮光处理为对照(CK),测定了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和叶片显微结构,以及耐弱光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干物质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遮光导致各品种小麦旗叶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b含量升高,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降低.不同小麦品种对花后弱光的响应表现不同,襄麦55和扬麦158旗叶叶肉细胞形态和分布受影响小于郑麦9023和扶麦1228.与郑麦9023和扶麦1228相比,襄麦55和扬麦158旗叶SPAD值、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幅较大,叶绿素a/b降幅较大.遮光处理下襄麦55(29%)和扬麦158(34%)减产幅度小于郑麦9023(38%)和扶麦1228(47%),表明襄麦55和扬麦158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对弱光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能够保持较高的旗叶生理活性是襄麦55和扬麦158在光照不足环境下生产力高于郑麦9023、扶麦1228的生理基础.
译  名:
Effects of shading postanthesis on flag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micro-structure and yield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