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水稻研究合辑

水稻研究合辑

  • 芦台农场改装条播机播种水稻的方法

    張銘 《中国农垦》 1955
    摘要:水稻是芦台农场的主要作物,为了获得高产,在一九五一年就开始采用苏联先进经验,实行合理密植,水稻的产量逐年增加.在开始实行合理密植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缩小了行距,就会影响水稻的行间除草作业;如果保持宽行,条播机原来的开沟器的播幅太窄,会使种子太密,生长不好.另外,水稻又是浅播作物,要求播深是1-2公分,如果播深控制不好,发芽和保苗都要受到很大损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一九五一年创制了一种播幅加宽器,解决了加宽播幅的问题,一
  • 一个生产有利的水稻机械农场-国营汉沽农场

    唐少元 《中国农垦》 1955
    摘要:一九石四年国营汉沽农场种植水稻八千九百四十二亩,亩产量达到五百五十二斤(计划百五十斤),亩成本四十五万一千五百三十元,比计划降低了百分之三点六,饲养育肥猪一百零七头,马七十匹,全年共盈利十八亿一千余万元,超过原计划利润十六亿元的百分之十三.改进技术措施,战胜自然灭害,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农场开始建场的时候,按照'建场程序'的步骤进行了全面的勘测与适当的规划以后,兴修了排
  • 机械收割水稻的经验

    田禾 《中国农垦》 1955
    摘要:水稻收割的全部机械化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九五三年我场用康拜因收割水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55%.一九五四年除留种田和割道是用人工收割外,全部水稻使用康拜因收割,康拜因收割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67.6%.用康拜因收割水稻,不仅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还能节省人工,缩短时间.一九五三年用人工收割水稻,每公顷成本为843,826元(旧币,下同),而用康拜因收割每公顷成本只用了341,550
  • 小苏打溶液处理水稻的经验

    戴以坚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1952年12月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勒柏辛斯卡娅氏发表小苏打溶液(浓度1%)处理生物,能阻止生物体内蛋白质分子凝聚作用的发生.已经形成的大蛋白质分子,可以分散为较小蛋白质分子,促进新陈代谢作用的进行.1953年炳辉县农场荷戈等同志用1%小苏打溶液处理中农4号水稻,结果水稻生长良好,分蘖较多,产量增加8.9%;(报告发表于1954年科学通报一月号)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曾用1%小苏打处理稻种24小时,移栽的增产10.8%.炳辉县根据这两个结果在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及互助组中,
    关键词: 新陈代谢作用, 蛋白质分子, 农业生产合作社, 小苏打, 水稻生长, 植物生理, 苏打溶液, 溶液处理, 凝聚作用
  • 水稻螟虫

    刘士芳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水稻螟虫是我国广大水稻产区分布最为普遍,产量上遭受损失最大的害虫.由于稻区气候和栽培制度的不同,遂形成了这种害虫生态上的极端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就给防治上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要做好防治工作,就必须按照不同的栽培制度和螟虫发生的特殊情况,采取某一种或某几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措施,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兹将3种螟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简单的分述如下,供参考.形态、生活习性三化螟(学名:Schoenobius incertellus Walker)形态:成虫全体淡黄色,雄蛾体长约8毫米,两翅展开约16毫米,雌蛾体长约12毫米,两翅展开约24毫米,腹部细长,尾端生有茸毛一簇.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下唇须灰白色,伸向前方,前翅中央有一细小黑点.卵块黄褐色,上盖茸毛.成长幼虫体
    关键词: 生活习性, 越冬, 防治方法, 水稻螟虫, 二化螟, 特殊情况, 毫米, 三化螟, 栽培制度, 防治工作
  • 水稻田里水绵的防治

    鲍惟钊 《中国农业科学》 1955
    摘要:1954年江宁县东山镇一带的水稻田里,正当禾苗在栽秧后的分?期间,水稻田里普遍的出现了局部或大部分的水绵,约占全镇水田面积的二分之一,稻田里漂浮着成片堆集绿色的水绵,水色混浊,上面有泡沫,因而禾苗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附近其它地区都有发现.
    关键词: 水绵, 防治, 水稻田
  • 水稻二化螟卵寄生蜂初步观察

    吴銥 ; 李映萍 《湖北农业科学》 1955
    摘要:本工作於1954年8、9月间与前湖南农林厅防治站稻虫生物防治实验室合作进行。先调查二化螟卵寄生蜂种类,找出可以大量繁的蜂种,并观察不同生态类型(如山地型、旱地型及水田型等)的赤眼蜂的活动习性,俾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卵寄生蜂防治二化螟的参考。 一、二化螟卵寄生蜂种类及其寄生率 (一)卵块密度及其寄生率:长沙一带第三代二化螟蛾盛发期多在8月下旬,在间作晚稻上产卵;第四代螟蛾9月中旬发生,多转移互茭白田活动产卵。8月20—27日在东塘检查1,033蔸禾株结果:平均.每10蔸有卵1.7塊;田边稻株卵塊密度较大,平均每
  • 国营邓家埠农场三年来水稻田机耕试行情况介绍

    谢国珍 《湖北农业科学》 1955
    摘要:国营江西邓家埠农场自1952年开始,即进行了水稻田机械耕作试验。在现有机具设备与技术水平之下,虽碰到不少问题,但由於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鼓舞,全体职工积极钻研,集中群众智慧,已经克服了一些困难。目前在水田中已基本上能使用机械进行耕田、耙田、播种、收割等工作。播种的方法,我们采用水直播的办法代替了人工插秧。
  • 江西省永修、邓家埠两农场 水稻田试用拖拉机工作成功

    《中国农垦》 1954
    摘要:江西省国营永修机械农场和国营邓家埠机械农场在加稻田里试用拖拉机和农业机器耕作成功.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农场现有胶轮拖拉机,改装铁轮后能够到底土较硬的水田里进行工作,效果很好.经过改装的小型拖拉机,每天一般能耕三十亩到三十五亩水田,最高能耕五十多亩;每天一般能耙六十多亩水田,最高能耙九十多亩.这种小型拖拉机可以在身后掛一个播种机,在浅水田里播种.播种效率
  • 不同深度的水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戴世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3
    摘要:一引言“好秧布好田”这是福建省一句农谚。各地劳模也都共同认为培育壮秧是丰产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秧田管理技术上,是应该周密而且要精细的。根据各地的经验,秧田的排灌水是必须讲究的,尤其在播种后都主张必须灌以浅水,在秧苗发芽以后,亦需要掌握排灌水,以调节土温,帮助土壤通气,以利生长。本试验即以不同深度的水观察水稻发芽及伸长情形。但因受气候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室内进行,而且材料很少,因
共 10967页/1096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