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小麦研究合辑

小麦研究合辑

  • 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

    刘东海 《农村科技开发》 1994
    摘要:1.(1)麦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剂按种子量0.3%拌种;或用25%粉锈宁可湿剂每亩40g兑水10~12kg喷雾;还可用70%灭病威每亩100g兑水4~6kg和用40%克菌丹可湿剂每亩100g兑水10~15kg分别喷雾。
  • 半矮秆冬小麦新品种简介

    刘丽卿 《农村科技开发》 1994
    摘要:为发展“二高”农业,推广名优特新良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农场引进繁殖推广几十个小麦新品种,几年来从中筛选出十余个抗寒性较强、耐干旱、高产、优质的生产品种,介绍如下: 农大93 主要特征特性:矮秆,株高70~75厘米。抗寒性强、抗旱、抗病、抗蚜、早熟、高产。幼苗健壮,根系
  • 小麦机械化独秆栽培技术操作规范

    颜峰 ; 王成久 《农业机械》 1994
    摘要:小麦机械化独秆栽培技术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对晚茬麦播种,实施加大播量,缩小行距,下种均匀,一粒种子出一穗,单株大群体的栽培技术。它不仅解决了晚茬麦迟发晚熟,穗小粒秕,产量低的问题,而且省水、省肥、省工,早产高产,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是晚茬麦创高产的一条新途径。该项技术的主要操作规范如下: 1.施足有机肥和磷钾肥要求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千克以上,标准磷肥50~60千克,钾肥8~10千克,锌肥1~2千克。 2.足墒机耕
  • 小麦联合收割机迅猛发展的启示

    许新贵 《河北农机》 1994
    摘要:小麦联合收割机迅猛发展的启示近两年栾城县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很快,1994年和1992年相比,由126台增加到506台,小麦联合收获面积由9.8万亩增加到30.2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3.9%。联合收割机的迅猛发展是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继小拖拉机热之...
  • 小麦深加工前景看好

    《粮食储藏》 1994
    摘要: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通常加工成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三个等级,其中标准粉约占80%以上.而国外生产专用面粉已有20余年的历史,英、美等国专用粉品种达50余种,其深加工途径主要有三条:(1)根据小麦的软硬度和面包、麸型要求,按一定比例对原料进行配合,然后制出理想的专用粉;(2)将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小麦分别加工、分别储存,再根据食品研究提供的配方进行面粉搭配;(3)在面粉中添加改良剂以完善特定性能.改变其强度、发气、保水性能,加入维生素、矿物质、赖氨酸等强化剂以增加面粉的营养性能.
  • 小麦·玉米·番茄立体栽培技术要点

    张树林 ; 张立中 《河北农业》 1994
    摘要:小麦·玉米·番茄立体栽培技术要点张树林,张立中 唐山市农业研究所 063001小麦、玉米、番茄间作套种.可提高农田土地复种指数.获得较高的农田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采用这种立体栽培模式,可平均亩产小麦300~350公斤,玉米400~450公斤,番茄1...
  • 中国东北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毒力频率分析

    杨家书 ; 曹远银 ; 王志民 ; 于泉林 ; 杨英慧 ; 杨乃成 ; 齐永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4
    摘要: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毒力频率;抗白粉病基因
  • 1991年全国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群动态分析

    姚平 ; 曹远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4
    关键词: 小麦, 秆锈病, 生理小种, 致病类型
  • 小麦良种——杨麦5号

    隆旺夫 ; 刘德和 《湖南农业》 1994
    摘要:杨麦5号是从江苏省杨州地区引进、并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小麦良种。该品种在新邵县大面积推广,深受农民欢迎。表现为早熟耐迟播,特别适应于三熟制地区种植,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一般于11月初播种,翌年5月15日前成熟,全生育期193天左右;株高90~95厘米,茎秆粗壮挺拔,不倒伏,对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2万,每穗实粒数32粒,千粒重36克,每667平方米产量250公斤左右,高产的达300多公斤。
  • 冬季小麦田间管理五件事

    陆志坚 ; 陈跃中 《湖南农业》 1994
    摘要:查苗补苗 播后因旱未出苗的田块,要及早提水灌溉。出苗不齐或严重缺苗地块,要移密补稀或催芽播种。开始分蘖时仍有缺苗,可移苗补栽。
共 9663页/966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