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水稻研究合辑

水稻研究合辑

  • 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

    寇从贤 《种子世界》 1995
    摘要: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作物生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菜、花生、大豆等作物上。特别是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多效唑更是以其独特的功能被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应用于许多制种生产环节上。根据各种资料介绍,结合笔者制种实践,现按不同的用药时间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应用方法及其作用分别介绍如下:
  • 水稻旱地育秧的效应及栽培技术

    赵国平 《新农村》 1995
    摘要:水稻旱地育秧栽培技术是在引进吸收日本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方稻区的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品种等条件改进而成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在南方稻区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现将这项技术的应用效应及栽培技术要点综述如下:一、应用效应(一)能早播、早栽、早熟。旱地育秧的苗床由于土壤含水率低、通气性好、热容量小,早春苗床升温快,达到水稻生物学下限温度早,故能提早播种和移栽。
  • 温室加速水稻世代进程栽培技术研究

    王秀萍 ; 张启星 ; 刘国庆 ; 王永新 ; 刘善资 ; 刘亚琴 ; 张军远 《河北农业科学》 1995
    摘要:采用温室和简单的控温、短日照等设备,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缩短水稻育种周期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温条件下一年完成二个水稻生长世代的栽培;在人工控温条件下一年能完成三个生长世代的栽培,能提高育种效率2倍。本文对该研究的主要设备和种子处理、播种、短日照处理、生长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做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 温室, 水稻, 栽培技术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及流行因子分析

    童贤明 ; 徐鸿润 ; 朱灿星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摘要:人工接种及病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感病品种情况下,气温决定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否和潜育期的长短及病斑长度;病害发生的最低温为12℃,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在33℃以上;而湿度决定此病发病率及严重度。结合主成分分析,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取决于温度、湿度及降雨量。台风暴雨造成的伤口极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流行, 温度, 湿度
  • 水稻主要病虫综合治理效益评估方法

    兰建东 ; 陈德扬 ; 陶伟 ; 黎斌基 ; 郭转造 ; 蒙显标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摘要:水稻主要病虫综合治理是一个多输入输出的管理系统,作者将层次分析法引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效益评估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数学分析等手段建立了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效益评估层次模型,对总目标、亚目标、准则、指标层要素的权重值进行科学评估,并对指标层各个要素建立定量化方法,从而建立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效益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对4个综合防治点1992—1993年早、晚稻的综合防治总体效益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基本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水稻IPM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层次分析法, 效益评估, 层次模型
  • 感染白叶枯病后水稻叶片光合同化物对病害的补偿作用

    程宁辉 ; 方中达 《植物保护学报》 1995
    摘要:水稻抗白叶枯病品种IR 26和感病品种金刚30在拔节期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接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而与病叶相邻的健叶的净光合速率则明显增加,在穗期,IR 26接种叶片的~(14)C同化物累积率和运输到穗的百分率均高于金刚30;IR 26与病叶相邻的健叶,~(14)C同化物输向接种病叶和穗的百分率高于金刚30。这表明抗病品种IR 26接种病叶和健康叶片光合同化物对病菌侵染和产量损失的补偿作用较强,相反,金刚30则不明显。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补偿作用, 光合同化物
  • 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原种生产技术要点

    舒福北 《种子世界》 1995
    摘要:1.搞好布局、严格隔离,防止串粉 (1)自然隔离:充分利用自然屏障隔离,一个自然区只能安排一个亲本; (2)距离隔离:不同的亲本空间必须相距800米以上,顺风处要求1000米以上;
  • 杂交水稻制种田中僵苗的发生与防治

    徐国华 《种子世界》 1995
    摘要:僵苗是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发生的水稻生理性病害。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出现僵苗,一方面改变了僵苗亲本的生育历期,据有些资料介绍:早稻发生僵苗,生育期推迟7至10天。生育历期的改变影响双亲花期的正常相遇,严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僵苗的水稻植株营养生长受阻,营养物质的积累减少,也直接影响产量。我公司1992年近千亩夏制母本普遍发生僵苗,母本生育期延迟,花期不能正常相遇,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由于该病受气候、土壤和栽培多因素的影响,大面积普遍发生的情况比较少见,但农户间因栽培方式或田块不同而发病情况时有发生,加之植株发病后可以恢复,故在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往往被忽视。
  • 八闽丰收图 悠悠种子情——1994年我省水稻种子备供纪实

    曾汉章 ; 陈善杰 《种子世界》 1995
    摘要:种子虽小,可它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饱含着种子工作者悠悠之情。狗年的八闽大地,天公似乎对她不公平,洪灾台风接踵而至,灾害之重历史罕见。但是,灾区没有背井离乡的人群;亦无弃耕抛荒的农田。八闽田园仍是一幅幅丰收图景:我省今年早稻总产稳产有增,晚稻面积比去年扩大。灾年夺丰收,我们怎么能忘记丰收图里饱蘸着种子的金黄色彩,凝聚着党和政府以及种子战线同志们在备供种子工作所付出的辛勤汗
  • 如何提高双晚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杨林健 《种子世界》 1995
    摘要:1.根据新、陈种子决定浸种前是否晒种。目前关于杂交水稻种子浸种前晒种能否提高发芽率,仍有不同看法。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当年春制晚用的新种,经过晒种具有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作用,而陈种晒种处理,却有降低发芽率的反作用。如本县1995年旱季南繁汕优63种子,由于本身休眠的特性及成熟度的不
共 10967页/1096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