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丰产种质的拓宽与改良——Ⅰ.品种间杂交F_1代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相似文章
-
蚕豆6*6双列杂交子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赵娜, 缪亚梅, 薛冬, 葛红, 陈满峰, 顾春燕, 汪凯华, 王学军] 核农学报 2020 (1) 36-44
-
4个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段碧华, 韩宝平, 周敏]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5) 22-26
-
保护地逆境黄瓜苗期性状配合力分析 [李建吾, 毛光志, 余纪柱, 安红伟, 庞震亚]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12) 56-60
-
糯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分析 [王利强, 包和平, 王晓波] 河南农业科学 2011,40 (4) 47-50+54
-
冬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白云凤, 李希陵, 孙翊燕, 李关健, 刘存尧]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4) 5-8
-
云南主栽油菜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朱海平, 彭少丹, 陈升位, 王余花, 邹正兰, 林良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29 (3) 326-332
-
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品系间的双列杂交 [闫喜武, 张跃环, 霍忠明, 梁峻, 杨凤, 张国范] 水产学报 2008,32 (6) 50-61
-
6个粳稻品种配合力分析 [李庆林, 李光太, 王宝兴, 朴春实]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1) 37-39
-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研究 [康波, 王振民, 邓少华, 姚唐忠, 司丽敏]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 17-21+30-100
-
辣椒产量和品质性状Hayman遗传分析 [邹学校, 陈文超, 张竹青,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园艺学报 2007,34 (3) 6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