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45 (3) 453-46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ater deficit in Guizhou mountainous hybrid indica rice region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45 (3) 453-464

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作  者:
江学海;李刚华;陆波;罗德强;刘正辉;李敏;蒋明金;陈永莲;丁艳锋
单  位:
麻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杂交籼稻;生育时期;水分亏缺;时空变化
摘  要: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e)由东向西增加,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Pe高于其他稻区,孕穗开花、灌浆成熟阶段Pe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需水量(ETc)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大于时间,5个生态稻区水分亏缺(WD)与有效降水量呈负相关,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阶段WD由东向西南升高、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WD由南向北升高;有效分蘖、孕穗开花阶段WD分别以黔西南和黔中高于其他稻区;各稻区生殖生长阶段的降水协同指数(Cd)低于营养生长阶段,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孕穗开花阶段的Cd较低.[结论]黔西南稻区有效分蘖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的孕穗开花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降水协同指数降低,因水分亏缺而减产的风险加大.
译  名: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water deficit in Guizhou mountainous hybrid indica rice regio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