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1 (4) 24-33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21 (4) 24-33

华北石质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  者:
潘名好;朱庆征;巩闪闪;张志华;雷浪;孔玉华
单  位: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酶活性;华北石质山区;
摘  要: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农田(NT)、撂荒地(LHD)以及刺槐(CH)、栓皮栎(SPL)和侧柏(CB) 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和20~30 cm 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及4种酶活性(过氧化氢酶、β-葡萄糖苷酶、服酶和蛋白酶)。结果表明:在0~30 cm 土层,NT和CB 土壤MBC和MBN含量显著高于LHD、CH和SPL(P <0.05);其中 NT 土壤的 MBC 分别比 LHD、CH 和 SPL 高 752%、927% 和 537%,MBN 含量高 332%、227% 和 79%(P <0.05)。NT、LHD和CB的4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而SPL 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β-葡萄糖昔酶活性均最低(P <0.05)。LHD、NT、CB和SPL 土壤脲酶活性在0~30 cm 土层的均值分别比CH高562%、536%、514%和302%(P <0.05)。随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酶活性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 <0.05)。土壤MBC和MBN含量和4种酶活性与各土壤养分因子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也受土壤密度显著影响(P <0.05)。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MBC、MBN、MBC/MBN、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氮(DN)含量以及4种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除土壤MBC和DOC外,土层深度对其他土壤因子亦有显著影响(P <0.05)。综上,农田耕作和侧柏人工林的种植可以改善华北石质山区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提升土壤肥力。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