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2通量的短期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3) 55-6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2通量的短期影响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21 (3) 55-65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2通量的短期影响

作  者:
高明磊;满秀玲;段北星
单  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寒温带;天然林;CO2通量;凋落物;林下植被;
摘  要:
【目的】为研究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我国寒温带天然林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对不同处理下CO2通量排放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和土壤温室气体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2019年5-9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主要林型(白桦林、山杨林、樟子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通量排放特征进行原位监测研究。【结果】4种林型不同处理后的土壤CO2通量都呈现相似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去除凋落物会提高阔叶林土壤呼吸,降低针叶林土壤呼吸,但变化幅度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 0.05)。与自然状态相比,去除林下植被后,白桦林、山杨林和兴安落叶松林的CO2通量均值分别升高了27.57%、15.84%和24.13%,达到显著水平(P <0.05),但樟子松林则下降了0.68%(P> 0.05)。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状态下,白桦林、山杨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通量均值升高了20.05%~25.34%,但樟子松林则下降了12.36%,且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的阔叶林的平均通量显著大于针叶林(P <0.05)。【结论】凋落物和林下植被的存在与否会对土壤CO2通量产生不同影响,且影响程度因林型而异,科学合理的林下管理对调控森林生态系统CO2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6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