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 27-3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分析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21 (3) 27-37

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分析

作  者:
王学林;曾凯;柳军;谢金花;张玉龙;邓斌
单  位:
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水稻;热量资源;温度适宜度;
摘  要: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双季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温度适宜度变化规律,为合理调整双季稻种植结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匀分布的87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运用MATLAB软件统计分析不同站点早稻育秧期起始日序、晚稻安全齐穗期终止日序、双季稻安全生产期、生长季内活动积温以及早晚稻不同发育期温度适宜度时空变化情况,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适宜性进行专题区划。【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适播期越早,晚稻安全齐穗时间越晚,安全生产期越长,活动积温越丰富。整个研究时段内早稻适播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相应延迟,安全生产期和活动积温均具有微弱的上升趋势。早稻温度适宜度值随着早稻发育进程的推进逐渐提高,晚稻温度适宜度值随着晚稻生育期的推进呈现相反的趋势;早晚稻温度适宜度都在上升,且早稻温度适宜度上升速度(0.015/10a)快于晚稻(0.004/10a)。双季稻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湖南零陵附近、江西大部分区域以及浙江丽水一带,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江苏东北部大部分地区。【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生长季内热量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优化双季稻种植结构和适当调整早晚稻最佳播期,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提高双季稻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