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4) 639-64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0 (4) 639-645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作  者:
査晶晶;吴永波;茆安敏;朱颖;李文霞;杨静
单  位:
南京林业大学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河岸植被缓冲带;植被配置;磷截留;林龄
摘  要:
[目的]含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岸植被缓冲带能通过吸收、截留,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平缓坡地上构建适宜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磷的截留效率,为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太湖河岸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带在不同宽度(15、30、40 m)、不同林分密度(400、1 000、1 600株·hm-2)、不同植物组成('南林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 95'林、中山杉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林、'南林95'杨-中山杉混交林)以及不同林龄(3、4、5、6 a)方面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的差异,确定适宜的人工林缓冲带结构.[结果]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可很好地截留径流水中磷素,总磷截留率在30 m处最高,为77.30%,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率随宽度增加而提高,截留率在不同宽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径流水中总磷和可溶性磷截留效果较好的河岸缓冲带的林分密度为1 000株·hm-2,截留率分别为84.29%和93.25%;杨树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截留率较高,达82.37%,中山杉林缓冲带对可溶性磷截留率略高于杨树林,不同植物组成缓冲带对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河岸缓冲带对径流水中可溶性磷的截留效果较总磷好;随林龄增加,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磷的截留率呈上升趋势(P<0.01),5年生时截留率最高.[结论]30 m宽的河岸缓冲带基本能满足截污需求,且杨树林缓冲带截留污染物效果较好.缓冲带在林龄较小时截留磷能力较强.图5表1参40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