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清代晋东南乡村"村社"制度的逻辑体系探究 中国农史 2024,43 (4) 125-13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清代晋东南乡村"村社"制度的逻辑体系探究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24,43 (4) 125-134

清代晋东南乡村"村社"制度的逻辑体系探究

作  者:
姚春敏
单  位: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村社;赛社祭神;社分;士绅;村落共同体
摘  要:
晋东南村社发轫于隋唐,持续千年,经历了宋金元的数次转型,至清代进入发展成型和稳定的时期。有清一代,以社庙为中心的村社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这是村社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村落中频繁的赛社祭神仪式,客观上起到了聚集社民的文化心理建设作用,同时也在仪式中确立了村社组织职责和社首权威。无论是民主遴选的社首还是按照田亩征收的社分制度,甚至于细化到村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社规制度,在这一时期都得以完善,乾隆朝之后晋东南村社从无序的习俗发展成有着严密组织规范的地方自治制度。在社庙建设和村社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士绅作为四民之首,为其寻找到了合乎正统的理论基础,他们把“先王建社”“社起于亩”的信古思想赋予村社,以“神道设教”为其树立正统形象,这一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理论定性也成为清代村社制度得以在晋东南乡村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