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长期连作棉田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的影响 新疆农垦科技 2016,39 (5) 60-62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长期连作棉田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的影响 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39 (5) 60-62

长期连作棉田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  者:
宫雪;王建军;庞玮
单  位: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长期连作;轮作模式;土壤团聚体;酶活性
摘  要:
选择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长期连作棉田(20年)为研究对象,研究连作棉田(CM),采用轮作玉米(YL)、轮作大豆(DL)、玉米-大豆间作(YDJ)和休闲免耕(XX)4种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团聚体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均以D53-250团聚体含量最高,团聚体含量分布范围为39%~53%;相比连作棉田,短期轮作玉米和轮作大豆模式土壤过氧化氢酶与脲酶酶活性增强。轮作大豆和轮作玉米模式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250团聚体中最高;在不同轮作模式下,蔗糖酶活性表现为D250>D53-250>D53,随着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蔗糖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活性顺序表现为D250>D53>D53-250。不同轮作模式均能影响土壤酶活性,团聚体酶活性均集中在大团聚体中。大豆轮作和玉米轮作有利于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长期连作棉田短期轮作倒茬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1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