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施镁对南方优良行道树种猴樟生长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 (1) 106-11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施镁对南方优良行道树种猴樟生长影响研究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2021 (1) 106-115

施镁对南方优良行道树种猴樟生长影响研究

作  者:
刘姗;魏英;柯云芳;符航;邱麟媛;李金苗;刘玮
单  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猴樟;行道树种;镁;生长影响;
摘  要:
[目的]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为樟科(Lau raceae)樟属(Cinnannomomum)大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同时,也是一种适应力强、观赏性高的园林绿化树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作为行道树使用。镁(Mg)是一种植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它是植物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体中多种酶的活化剂。Mg能直接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核酸的合成,因而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施用Mg肥,能够有效的提高猴樟苗木质量、缩短其生长周期,促进猴樟苗木快速生长。目前关于施Mg对猴樟生长影响的研究仍属空白,研究尝试找到猴樟容器育苗的较佳施Mg量,更好的了解猴樟生长过程中Mg元素的需求规律。[方法]以2年生猴樟容器大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0,174,348,870 mg/kg4个Mg肥梯度,测定不同供Mg水平下,猴樟容器大苗苗高、地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探究不同供Mg水平对猴樟容器大苗生长、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不施Mg或施Mg过量时(870 mg/kg)均不利于猴樟容器大苗的生长,而适量施Mg(174 mg/kg)能够有效促进猴樟苗高、地径、高径比的增加,并显著增加猴樟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猴樟叶绿素荧光参数Fm、Fm/Fv、Fm/Fo随着Mg肥施用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Mg肥施用量为174 mg/kg时,达到最大值,而Fo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结论]通过对猴樟生长、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当Mg肥施用量为174 mg/kg时,能极大的提高猴樟光合转化效率,促使猴樟养分积累,对猴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好,所得的猴樟苗木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