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p28的构建及其在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章
-
中国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素红, 张天时, 孔杰, 孟宪红] 渔业科学进展 2009,30 (2) 56-61
-
3种DNA提取方法对WSSV检测结果的影响 [李战军, 孔杰, 孟宪红, 张庆文, 罗坤, 栾, 肖广侠] 渔业科学进展 2011,32 (3) 94-99
-
套式PCR检测WSSV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常雯, 刘志国, 刘强] 齐鲁渔业 2020 (2) 23-25
-
江苏地区对虾3种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5株IHHNV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分析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水产学报 2017,41 (10) 1623-1630
-
2013年广西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WSSV的流行性调查 [梁静真, 吕小丽, 邓小红, 韦慕兰, 蒙兰丽, 韩书煜, 吕忠坚, 陈乃瑞, 黄钧] 广西畜牧兽医 2017,33 (6) 295-298
-
WSSV囊膜蛋白vp37和vp39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激活作用检测 [王维新, 黄倢, 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2009,33 (3) 552-555
-
急性感染对中国明对虾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黄旭雄, 周洪琪, 宋理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07,31 (3) 325-331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一宁, 梁艳, 黄倢, 董双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 (7) 3533-3536+3555
-
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耐受力的比较 [盖春蕾, 叶海斌, 许拉, 王晓璐, 于晓清] 安徽农业科学 2016,44 (13) 171-172
-
不同盐度对斑节对虾幼虾人工感染WSSV及TSV的影响 [李晓筠, 史黎黎, 李根福, 陈兆明,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33) 115-1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