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物质组成、消化率和抗营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 (6) 1-7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物质组成、消化率和抗营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 Animal Science Abroad(Pigs and Poultry) 2021 (6) 1-7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物质组成、消化率和抗营养因子等指标的影响

作  者:
韩浩月;译自;AnimalFeedScienceandTechnology
单  位:
关键词:
制粒;膨胀;膨化;机械加工;湿热加工;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饲料生产过程中机械加工和湿热加工对家禽和猪的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以及淀粉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影响。饲料粒径的减小会导致家禽的肌胃发育不良,也会造成猪发生胃溃疡,这与细粉碎带来的后果相一致,也是制粒、膨胀和膨化等湿热加工产生的常见后果。不溶性纤维具有高耐磨性,在饲料中添加含有此类纤维的结构性饲料成分,可能会部分抵消用上述加工工艺生产的饲料对猪和家禽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家禽和猪的饲料进行湿热加工可以改善饲料的卫生状况,减少饲料的浪费,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减少动物采食时的能量消耗,并且还可能会减少饲料中过敏原蛋白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对饲料进行湿热加工会影响家禽对日粮淀粉的回肠消化率,但有利于猪对日粮淀粉的回肠消化率。与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相反,湿热加工对饲料中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消化率的直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影响,也不一定会提高日粮蛋白质的消化率。然而,强度更大的湿热加工,即膨胀加工和膨化加工,可以减少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进而提高家禽和猪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