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河岸缓冲带对采矿废弃地水土流失及其重金属污染扩散的消减效应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41 (2) 325-33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Effect of ecological buffer patterns on abating soil erosion and heavy metal diffusion in riverbanks near mining waste catchme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2,41 (2) 325-335

河岸缓冲带对采矿废弃地水土流失及其重金属污染扩散的消减效应

作  者:
邓江堤;张灿;李宇;李博;祖艳群;李元;陈建军;张洲
单  位: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采矿废弃地;生态缓冲带;侵蚀;重金属;植物
摘  要:
为了研究生态缓冲带对重金属扩散的控制效果,于2020年6—11月在云南省兰坪县兔子山矿段磨面河河岸带构建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开展原位试验,研究8种灌-草模式生态缓冲带植被生长状况、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水土流失及重金属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泥沙是Cd、Pb和As迁移的主要载体.在生态缓冲带植被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盖度超过85%时,提高植被盖度能有效消减污染扩散.11月径流中泥沙、Cd、Pb和As平均浓度较7月分别降低58%、46%、41%和40%.灌/草套种模式水土流失量和重金属流出量较草本植物单作模式更低.PCA分析表明,8种模式中黑麦草/杜鹃模式水土流失和Cd、Pb、As流出得分最低.研究表明,灌/草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能有效减少采矿废弃地重金属扩散,推荐采用黑麦草/杜鹃套种模式生态缓冲带作为Pb-Zn矿采矿废弃地沟渠河岸带污染物消减措施.
译  名:
Effect of ecological buffer patterns on abating soil erosion and heavy metal diffusion in riverbanks near mining waste catchments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8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