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草鱼3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养殖效益的比较分析 渔业现代化 2021,48 (6) 28-3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factors and cultural benefit in three aquaculture modes of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Fishery Modernization 2021,48 (6) 28-35

草鱼3种池塘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养殖效益的比较分析

作  者:
袁新程;谢永德;施永海;徐嘉波;杨明
单  位: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草鱼;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养殖效益
摘  要:
为探索草鱼不同养殖模式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养殖效益差异,设置了3种养殖模式:草鱼+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模式1)、草鱼+中华鳖混养模式(模式2)和草鱼单养模式(模式3),并对不同模式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酸碱度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以及养殖产量、净利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水质因子上,模式1和2的NO-2-N质量浓度随养殖时间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NO-3-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至养殖后期时NO-2-N、NO-3-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式3(P<0.05);而3种模式的TAN质量浓度无明显规律性变化,且至养殖后期时无明显差异.3种模式间CODMn质量浓度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但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模式1的pH均大于模式3,并在养殖中后期时显著大于模式2和3.3种模式的TN、TP质量浓度均随养殖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模式1和2的TN、TP质量浓度均低于模式3,并均在10月12日时产生显著差异(P<0.05).在养殖效益上,模式2的草鱼单位产量最高,总产值和净利润均高于其他两种模式,其次为模式1.研究表明,两种草鱼混养模式在水质因子和养殖效益上均优于草鱼单养模式,其中草鱼+中华鳖混养模式最佳.
译  名: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factors and cultural benefit in three aquaculture modes of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7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