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变化对棒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章
-
杂交水稻直稻制种-棒菜高产高效模式栽培 [兰月相] 种子科技 2001,019 (4) 227
-
川西高原地区早市棒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苗明军, 李菊, 刘大兵, 顾刚, 刘独臣, 李志, 杨亮, 廖继超, 常伟, 李跃建] 长江蔬菜 2019 (20) 61-63
-
棒菜—马铃薯—露地西瓜/春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马加瑜, 陈坚平, 何贤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99
-
理县反季节棒菜栽培技术 [古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19 (6) 23-24
-
施氮量对川西高原地区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孔垂豹, 冉茂林, 杨峰, 雍晓平, 冉科, 李晓梅] 江西农业学报 2023,35 (7) 37-43
-
理县反季节棒菜地膜栽培技术要点 [陆丽华] 南方农业 2023,17 (13) 146-148
-
阿坝州刷经寺地区引种棒菜的气候适应性及引种表现 [陈慧, 王庆莉, 夏洪英, 杨雅麟] 贵州农业科学 2020 (4) 119-122
-
棒菜鲜食品质分析与适宜性品种筛选 [高佳, 罗静红, 田玉肖, 罗芳耀, 刘独臣] 中国瓜菜 2022,35 (9) 57-63
-
洞庭湖区大棚苦瓜-豇豆-棒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卢光波, 邓正春, 张忠武, 汪素华, 李丽华, 夏梨芳, 李杰, 周沫] 南方农业 2022 (9)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