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抗战时期新疆畜牧改良与生产方式变迁 古今农业 2015 (3) 83-95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Livestock Improvement and Change of Production Patterns of Xinjiang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2015 (3) 83-95

抗战时期新疆畜牧改良与生产方式变迁

作  者:
毛光远
单  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抗战时期;新疆畜牧业;畜种改良;畜牧贷款;牲畜保健
摘  要:
抗战初期,国民党新疆督办兼省主席盛世才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所谓"六大政策",新疆社会出现了近世以来的新气象.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和巩固大后方的语境下,新疆在前苏联、中共党人及民主进步人士的协助下制订了社会经济全面建设计划,并付诸于推行,作为全疆支柱性产业的畜牧业亦迎来了有史以来变革的新时期.新疆通过从苏联引进种畜、进口药物器械、聘请专家和培养畜牧兽医人才等活动,在全疆范围内推广畜种改良、搭棚储草和牲畜保健等畜牧改良活动.这些举措使处于原始经营状态新疆畜牧业步入了现代化历程,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业生产恢复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新疆畜牧改良活动局限性亦在所难免.
译  名:
Livestock Improvement and Change of Production Patterns of Xinjiang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