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草业学报 2021 (4) 90-98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21 (4) 90-98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作  者:
张超;闫瑞瑞;梁庆伟;娜日苏;李彤;杨秀芳;包玉海;辛晓平
单  位: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利用方式;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固持能力;阿鲁科尔沁旗;
摘  要:
为探究退化的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在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变化以及固碳效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区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通过NDVI值代表3种类型草地的生长状况,整体上看,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生长状况为:刈割人工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在0~20 cm从高到低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差异均表现为显著(P<0.05);放牧人工草地的全碳全氮含量均为最高,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全碳含量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0~1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为(0.88±0.11)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3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大小表现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在0~10 cm放牧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为(28.45±8.30)m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此外3种草地类型的土壤碳、氮贮量表现为: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表现为碳、氮固持,而刈割人工草地均表现为碳、氮流失,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的碳、氮贮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对草地实施播种、灌溉等合理的人为干预将有效地提高土壤质量和草地生长状况,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碳、氮固持能力。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