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在新疆的性状表现及分析
相似文章
-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张新忠, 黄天荣, 吴新元, 高永红, 李冬, 曹俊梅, 周安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 (1) 182-183
-
矮败小麦2种杂交方式后代群体株高遗传特点观察 [董普辉, 袁建国, 冯昞瑶, 王黎明, 韩赞平, 高双成, 袁爱梅] 河南农业科学 2009,38 (11) 18-21
-
矮败小麦:新品种的"加工厂" [] 种业导刊 2010 (8)
-
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 [李强, 王龙, 浦汉春, 任立凯, 孙中伟, 李筠]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30) 14689-14690+14716
-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Ⅰ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 [杨赞林, 甘斌杰, 张少华, 沈正兴]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4) 302-304
-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麦606的选育与利用 [甘斌杰, 黄晓荣, 夏孝群]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34) 13168-13169+13209
-
新疆利用矮败小麦创造特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黄天荣, 张新忠, 吴新元, 高永红, 李冬, 周安定, 曹俊梅]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 (1) 184-185
-
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吴新元, 张新忠, 黄天荣, 高永红, 李冬, 周安定, 曹俊梅]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 (5) 672-674
-
化学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孙耀中, 董洪平, 秦素平, 周丽艳, 宋金耀] 河南农业科学 2004 (3) 3-6
-
矮败小麦在高产、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温辉芹, 张立生, 程天灵, 李生海] 山西农业科学 2007,35 (2)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