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鸭坦布苏病毒FJ4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4) 435-43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鸭坦布苏病毒FJ4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2021 (4) 435-439

鸭坦布苏病毒FJ42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作  者:
郭晨;严萍;刘步期;田校源;吴异健
单  位: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州德创饲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遗传进化;分离鉴定;
摘  要:
为了解福建地区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流行和遗传进化情况,本研究将2019年11月采集自福建某蛋鸭养殖场中经PCR检测为DTMUV阳性的病鸭卵巢组织样品处理后接种SPF鸡胚,盲传3代后收集尿囊液进行PCR检测和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将第3代尿囊液以1 mL/只的剂量接种200日龄产蛋鸭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分别于感染后6 d、9 d、15 d各剖杀3只鸭,观察其剖检病变,并采用PCR检测各组鸭卵巢组织中的DMUTV。对分离病毒的E基因经PCR扩增后测序,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经病毒的分离、PCR鉴定及红细胞凝集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DTMUV,将其命名为FJ42株;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产蛋鸭出现了DTMUV感染的临床和剖检症状,且感染后6 d、9 d、15 d实验组鸭卵巢组织样品的PCR检测结果均为DTMUV阳性,而对照组鸭的PCR结果均为阴性,表明FJ42株对鸭的致病性较强。E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鸭源分离株FJ42与马来西亚鸡源参考株同源性最高达98.1%~98.7%,而与我国参考株同源性较低,为95.8%~97.1%;E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FJ42株与马来西亚鸡源参考株位于同一小分支,而与我国鸭源参考株分属于不同的大分支;表明FJ42鸭源分离株很有可能是从马来西亚鸡源病毒变异而来。本研究首次在福建地区分离得到一株疑似马来西亚鸡源病毒变异而来的鸭源DTMUV,为探究福建地区DTMUV的遗传进化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