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水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隐蔽性大、散毒途径广而快,水源成媒介-业界上下要警惕水禽流感巨大"隐性"侵害 中国动物保健 2007,000 (9) 87-89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水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隐蔽性大、散毒途径广而快,水源成媒介-业界上下要警惕水禽流感巨大"隐性"侵害 China Animal Health 2007,000 (9) 87-89

水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隐蔽性大、散毒途径广而快,水源成媒介-业界上下要警惕水禽流感巨大"隐性"侵害

作  者:
王慧影;何大乾
单  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传播媒介;水禽业;储存库;水源;隐蔽性;病毒分离鉴定;特异性治疗
摘  要:
随着禽类养殖业的发展,一些潜伏性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诸多养殖企业不了解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弊病发生的特点,存在大量问题和隐患危害.水禽的抗病力强是相对的,正是这样造成了一些人对水禽疫病防治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麻痹大意,以至于在不少地方出现水禽群疾病的暴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专家指出,水禽易感性差,多为阴性感染或带毒.水禽流感在水禽群流行的速度比鸡群快,尤其是比产蛋鸡群快的多,一个水禽群在3天~5天内能全群感染.其原因与不同禽类的饲养模式有关.群养模式的水禽,被病禽排泄物及分泌物污染的场地、水源、饲料成为重要传染源,加速传播的速度.通过病禽、尸体、禽肉以及羽毛收购和家禽交易等方面加大速度和范围,给水禽业造成巨大损失.鸭是禽流感的主要病毒宿主,带毒的禽能将病毒大量排出体外,通过不同的途径将其传播.水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鸟和水禽的粪便是重要的病毒源.污染水域的水不经浓缩即可分离出AIV,其在22度水中可保持感染性达4天以上,在0度水中可保持感染性30天以上,还可通过粪便―口腔途径,或粪便―泄殖腔途径感染,并在体内不断传代.由于水禽流感病毒主要是嗜肠道型,其复制主要是在肠道和呼吸道,因此病毒能以较高滴度从粪便中排出而污染水域及其饲养场所,表明水禽具有传播禽流感病毒非常方便的途径.国外对水禽流感监测、病毒分离鉴定及基因分析表明,无论是哺乳动物还是鸡源流感病毒,均可从水禽(主要是鸭)中分离到,可见水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水禽在禽流感的发生及传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对于水禽流感,目前尚无可靠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不主张治疗.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