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放牧模式对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1) 212-220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放牧模式对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2021 (1) 212-220

放牧模式对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  者:
胡靖;钱秀娟;刘长仲
单  位:
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放牧模式;蝗虫群落;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作用路径;
摘  要:
为明确不同放牧模式对高山草地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调查牛放牧、羊放牧、牛羊混合放牧和休牧4种模式下高山草地植物群落特征、蝗虫群落组成和数量,分析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利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植物群落与蝗虫群落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放牧模式对蝗虫群落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与休牧相比,牛放牧、羊放牧、牛羊混合放牧模式显著影响高山草地植物群落高度、植物群落覆盖度和禾本科牧草高度,但对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4种放牧模式下共捕获蝗虫13种,不同放牧模式下,高山草地的生物指示种不同。与休牧模式相比,牛放牧、羊放牧、牛羊混合放牧模式显著影响高山草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牛放牧、羊放牧和牛羊混合放牧模式下,高山草地蝗虫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0.36、0.35和0.29,高山草地蝗虫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45、0.45和0.35,高山草地蝗虫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3、0.33和0.24。高山草地植物群落高度、覆盖度和禾本科牧草高度与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鼓翅皱膝蝗A. barabensis、青海痂蝗Bryodema miramae等呈负相关,与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不同高山草地放牧模式主要通过改变植物群落高度间接影响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9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