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氨氮和pH值对孔雀鱼针尾病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8) 226-227+231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氨氮和pH值对孔雀鱼针尾病的影响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8) 226-227+231

氨氮和pH值对孔雀鱼针尾病的影响

作  者:
金士博;姜志强;黎睿君
单  位: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孔雀鱼;针尾病;氨氮;pH值
摘  要:
孔雀鱼是我国小型观赏鱼中最主要的养殖种类,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问题频发,尤以针尾病最严重。本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对辽宁某孔雀鱼养殖区针尾病开展了为期1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水质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孔雀鱼针尾病发病池的氨氮、p H指标普遍高于未发病水池指标。基于此结果,本研究开展了高浓度氨氮、pH值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氨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氨氮可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56、4.68、3.54、2.08 mg/L,其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1.79、0.36、0.27、0.16 mg/L,氨氮的安全浓度为0.21 mg/L。pH值对孔雀鱼急性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异常pH指标未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但导致孔雀鱼出现夹尾现象,其中pH=10时孔雀鱼夹尾率最高,为23.3%。综上所述,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而且针尾病发病率与氨氮浓度成正相关;而pH指标未导致孔雀鱼针尾病的发生。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3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