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发生分布与危害 新疆农业科学 2022,59 (4) 950-956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Occurrence and Damage Analysis of Corn Stalk Rot Desert Oasis Ecological Region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59 (4) 950-956

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发生分布与危害

作  者:
宋子硕;杨杰;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郭文超
单  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病田率;病害调查
摘  要: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各玉米主产区玉米茎腐病田间最新发生分布与危害,为新疆灌溉玉米产区玉米茎腐病科学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系统调查新疆南北疆6个地州市17个县市区玉米茎腐病的最新发病情况,并综合分析栽培模式、品种因素与其发病程度的关联性.[结果]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玉米茎腐病平均病田率为77.32%,平均病株率为39.66‰,其中北疆春播玉米产区(97.22%、51.86‰)显著重于南疆复播玉米产区(30.00%、17.70‰),且各地州病害发生程度不同,博州(100%、78‰)、伊犁州(100%、68.04‰)发病最重,其次是乌鲁木齐(100%、55.50‰)、塔城地区(93.33%、38.80‰)中度发生,而昌吉州(92.86%、13.43‰)、喀什地区(30%、17.70‰)整体发病较轻.以县市为单位统计,全疆范围内新源县危害(100%、126.2‰)最重,其次为博乐市(100%、117.14‰),而伽师县、疏勒县、疏附县暂未发现玉米茎腐病发生.商品玉米平均病株率(48.12‰)是制种玉米(15.56‰)的3.09倍.4种栽培模式(滴灌覆膜、滴灌无膜、漫灌覆膜、漫灌无膜)的病株率无显著差异(P>0.05),滴灌覆膜(95.12%)、漫灌覆膜(31.82%)分别低于滴灌无膜(100%)、漫灌无膜(69.77%).[结论]玉米茎腐病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北疆重于南疆.商品玉米品种整体抗病不强,覆膜栽培条件有利减轻病害发生.
译  名:
Occurrence and Damage Analysis of Corn Stalk Rot Desert Oasis Ecological Region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1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