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中国树莓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3) 265-274
Position: Home > Articles > 中国树莓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 (3) 265-274

中国树莓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作  者:
吴林;张强;王颖;李金英
单  位: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树莓;品种选育;苗木繁育;栽培生理;贮藏保鲜;加工利用;发展历程;
摘  要:
中国树莓果树资源丰富,分布广、抗性强、产量高,果实中活性成分种类多、功效强,具有悠久的入药历史。早在1 800年前,以覆盆子为名记载于我国《神农草本经》《本草纲目》等药物典籍中。1981年,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从美国引进树莓品种,于1991年提请审定了中国第一个树莓品种——红宝玉。1999年,中国林业科学院张清华教授引入50种树莓实生苗,2002年在辽宁、黑龙江实现了树莓的推广种植。2012年,全国20多个省开展了黑莓和红树莓的引种工作,2015年,全国树莓栽培面积为13 465.7 hm2,产量达10.8万t,解决了树莓杂交育种、组织培养、根孽繁育、扦插育苗、土壤改良、种植管理、采后保鲜、加工销售等技术难题,树莓产业发展逐步完善。在对中国1981年至2019年树莓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树莓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广优良品种、规范种植管理、实现周年供应、完善产业配置、助力信息推广。

相似文章

计量
文章访问数: 50
HTML全文浏览量: 0
PDF下载量: 0

所属期刊

推荐期刊